在新一輪發展中,中銀消費金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中國銀行戰略目標為指引,堅持用好的黨建引領和良好公司治理機制建設雙輪驅動,以好的支部建設詮釋公司好的黨建,以好的黨建引領做最好的消費金融公司,以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融入消費金融業務,融入區域中心基層,融入公司員工,以改革引領全公司,以創新應對新挑戰。
中銀消費金融視自身為中國的企業公民,既肩負起母行殷切希望,做新時代一流消費金融公司,又秉承百年中行的優秀基因,積極擔當起企業的社會責任,用好的企業文化建設內聚團隊、外塑品牌。
同時,公司積極參與“復興壹號”、“公益中國”平臺建設,依托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和“外灘23號論壇”等前沿研究形式,不斷將黨的建設、文化建設、社會責任建設與促進企業經營發展實際相統一,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為履行引領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的歷史使命和繪制公司新一輪發展藍圖提供有力的精神智慧力量和思想政治保證。
作為“企業公民”一員,中銀消費金融始終將建設國家、服務社會、踐行普惠金融作為重要職責。結合中國國情和經濟發展趨勢,在以往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與成果的基礎上,制定中銀消費金融企業社會責任普惠金融發展新戰略。重點圍繞公益中國、誠信文化培育、精準扶貧領域,深耕細作持續投入,為服務實體經濟、助推經濟轉型、潤色國計民生發揮積極作用。
為保證普惠金融戰略有效落實,中銀消費金融擬成立普惠金融工作辦公室,制定公司普惠金融戰略清晰目標和規劃,將商業可持續發展和擔當社會責任結合,發揮好中銀消費金融作為中行普惠金融三大支柱之一的聯動效能。確保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為消除貧困與支持經濟獲得積極影響,在致力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作為普惠金融踐行者,中銀消費金融不斷探索運用金融科技的新模式和新技術手段推動公益升級,將互聯網、物聯網、場景應用等技術合理布局到企業社會責任項下,融入到日常生活場景中,為傳統公益事業注入新活力,讓社會責任工作更加精準、高效、便捷。
依托“公益中國”共享平臺APP,中銀消費金融以“互聯網+公益”模式開展精準扶貧項目,助力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通過員工日常消費行為轉化為公益力量;目前,在中銀消費金融團總支組織下,已有323名志愿者加入“公益中國”APP;同時,中銀消費金融積極開展精準扶貧項目研討和調研工作,結合地區實際探索精準扶貧模式。
展望未來,中銀消費金融計劃設立“公益中國—中銀消費金融館”,攜手全國區域中心和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公益朋友圈”,提供平臺撮合資源,適度嫁接消費金融產品和“愛心購平臺”公益事業場景化模式,讓公益事業成為一種習慣,融入人們日常生產生活。
作為服務眾多年輕群體的消費金融公司典范,中銀消費金融肩負著對行業的使命感,義無反顧地擔當著建設社會信用文化體系和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任,在幫助客戶建立信用體系和累積信用,普及金融風險知識,積極投身推動年輕一代的誠信教育工作。一直以來,中銀消費金融持續關注助力青少年發展的組織機構和項目,希望通過共同打造的項目平臺,樹立中國青少年的責任和信用意識,在培育中成長,在認同中進步,共塑可持續發展未來。
作為行業創新產品的引領者,為構建規范有序的年輕一代信用消費體系,根據大數據中國青年生命周期的各階段畫像,中銀消費金融為年輕一代定制譜系化“信用啟航”產品,旨在通過提供優質優惠產品及服務,讓年輕一代樹立良好信用理念,樹立正確消費觀念。
作為一家富有社會責任、有擔當、有溫度的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金融持續投入和深耕細作,圍繞青少年成長、誠信文化培育、貧困兒童、醫療慈善、老人和留守兒童五大社會責任項目,持續投入、深耕細作,引導員工、客戶、合作方和公眾共同參加。包括“中銀消費金融—雷勵遠征”、“一個雞蛋的暴走”、“善行者”、四川“藍天計劃”、重慶服務敬老院等多項社會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