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永躍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重視學習、善于學習的政黨。建黨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學習中不斷發展壯大,以黨的學習能力建設推動黨不斷地在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上進行開拓創新,推動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黨的學習能力建設已經逐步走向成熟,為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學習能力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要時刻保持這種清醒和堅定須臾離不開與時俱進探求真理的學習。學習是一個政黨組織“順應環境變化、持續尋求和獲取競爭優勢并保持自身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基礎和內在要求”。
始終把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加強黨的學習能力建設的首要內容。新時代,黨中央強調黨員干部要在密切聯系實際中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提升黨員干部自覺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的能力。歷史和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輝煌成就,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指南,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黨更要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重點學習并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在該思想的指引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與時俱進更新和拓展黨員干部的業務知識與技能是加強黨的學習能力建設的主要方式。縱觀黨的學習能力建設的歷史,除了將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加強黨的學習能力建設的主線外,還十分注重學習各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其學習內容總是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任務、為適應新形勢而不斷更新和拓展。新時代新形勢給我們黨提出了新的學習要求,要求領導干部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結合工作需要學習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生態、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所需要的知識的水平。
不斷健全黨員學習制度是加強黨的學習能力建設的長效機制。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便注重以制度規范全黨的學習運動。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逐步規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在積極探索中,黨的干部教育培訓體系也在進一步完善。堅持黨的領導,各級組織宣傳部門分工負責、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各級黨組織積極參與、各級領導干部充分配合的學習領導機制,為全黨的持續深入學習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把率先培養黨員干部的學習能力作為推進全黨學習能力建設的關鍵抓手。黨員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能夠有效落實的執行者,需要具備準確把握政策內涵的能力。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提升黨員干部的學習能力。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復雜變化,黨員干部要增強學習本領,努力學習各方面知識,著力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當前,我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更需要黨的堅強領導和自身素質過硬的黨員干部。要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率先培育黨員干部的學習能力,通過黨員干部的帶頭學習漸進式輻射至全黨范圍,逐步提升全黨的學習能力。
創新黨員學習的方式方法是推進黨的學習能力建設的重要手段。在學習的組織形式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多次開展集體學習,并帶動地方黨委中心組學習,再到“三會一課”學習,由上至下貫穿黨組織,學習的形式以主題式學習為主。在學習的具體方式上,采取自主學習與交流研討相結合、現場體驗式教學等形式;同時,具體的學習方式也與學習內容相適應,涉及學術理論的內容采取傳統的講學形式,保證理論學習的系統性,圍繞國家大政方針主題的學習采取自學與研討相結合的方式。
整體而言,黨的學習形式逐步由黨員自主學習走向黨組織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的學習。此外,在學習的平臺載體形式上,我們黨不斷搭建順應時代潮流的學習平臺。從傳統的發行報紙、創辦期刊、編印著作,到信息技術時代通過微博、微信等網絡教育平臺的構建,不斷創建新的學習載體,以激發黨員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有效提升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信息化時代,要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互聯網,將傳統的學習形式與現代學習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尤其是充分利用大數據的智能化優勢向黨員學習主體進行定制化推送,使學習內容更加符合黨員學習主體的需求。隨著時代的進步,黨要及時適應新的學習條件和工具,不斷更新學習的方式方法以適應新的學習需求,不斷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此推進黨的學習能力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